尿酸高还吃茄子?医生再三beat365官方网站强调:要想肾病饶命4菜嘴下留情!
点击量: 发布时间:2024-08-09 15:24:00

  beat365平台疼痛常在夜间或凌晨突然发作,似针刺、似刀割,痛不欲生。关节呈现红、肿、热、痛的急性炎症表现,皮肤甚至出现“亮红色”。

  随着病情进展,尿酸高的危害会全面“开花”。血尿酸升高会刺激肾小球,引起肾小球滤过率下降,出现蛋白尿、血尿等肾损害表现。

  尿路结石也是尿酸高的“杰作”。尿酸在酸性环境中易于结晶,形成尿酸结石。结石阻塞输尿管,引起剧烈绞痛,俗称“结石发作”,痛不欲生。

  空腹抽取静脉血,检测血液中尿酸浓度,是诊断高尿酸血症的首选方法。正常人血尿酸值为 89.2-416.4 μmol/L。超过此范围,即可诊断为高尿酸血症。

  收集24小时尿液,测定尿尿酸总量,可评估肾脏排泄尿酸的能力。尿尿酸排泄率超过4.2 mmol/d,提示尿酸排泄增加。这对鉴别高尿酸血症的原因至关重要。

  这些高精尖设备可清晰显示关节、肾脏等部位的尿酸结晶沉积,评估病情严重程度,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。

  对于尿酸高患者来说,有些食物是需要严格限制甚至避免食用的,除了茄子不能吃之外,还有这几种也不能吃,其中就包括菌菇类、芦笋、动物内脏和海鲜。

  根据《中国食物成分表》数据,每100克干香菇含嘌呤 210 毫克,高于大多数蔬菜水平。其他常见的食用菌如金针菇、平菇、木耳等,嘌呤含量也较高。

  据研究结果显示,食用菌类食物与痛风发病风险呈正相关。因此,尿酸高患者应少食或不食菌菇类食物。

  每100克芦笋含嘌呤 23.8 毫克,虽然低于菌菇类,但仍高于一般蔬菜。芦笋中的嘌呤以游离态存在,更容易被吸收利用,导致血尿酸升高。

  此外,芦笋具有利尿作用,可能会增加尿酸在肾小管的重吸收,加重高尿酸血症。经常食用芦笋的人痛风发病风险显著升高。尿酸高患者应将芦笋从自己的餐桌上“拉下马”。

  据统计,每100克鸡肝含嘌呤 243 毫克,是普通鸡肉的 6 倍多;每100克猪肝含嘌呤 173 毫克,是瘦猪肉的 5 倍多。

  其他如心、肾、脑等内脏,嘌呤含量也很高。大量摄入会导致体内尿酸“飙升“,诱发痛风、肾脏损害等并发症。

  鱼、虾、蟹、贝类等海产品普遍嘌呤含量较高。以虾为例,每100克虾肉含嘌呤 147 毫克,高于猪牛羊肉。

  而且,海鲜中的嘌呤多以游离态存在,更容易被吸收,加重尿酸负担。2015年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,每周食用海鲜4次及以上者高尿酸血症患病率显著高于偶尔食用者,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。

  也就是说,菌菇类、芦笋、动物内脏和海鲜是尿酸高患者需要重点限制的4类食物。这些食物嘌呤含量高,会加重患者体内尿酸负担,影响病情控制。

  在制定饮食方案时,应充分考虑患者的病情特点和饮食习惯,在营养均衡的基础上,最大限度地降低嘌呤摄入。

  同时,还要配合药物治疗、适度运动等综合措施,多管齐下,才能最终达到控制尿酸、改善预后的目的。控制好嘌呤摄入,“斩断”尿酸来源,是尿酸高患者“东山再起”的关键一步。

  要坚持低嘌呤饮食,严格限制高嘌呤食物摄入。根据《中国痛风诊疗指南》推荐,每日嘌呤摄入量应控制在200-400 毫克。

  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、海鲜、啤酒等,要少吃或不吃;中等嘌呤食物如鸡、鸭、鱼、豆制品等,适量食用即可;而低嘌呤食物如蔬菜、水果、牛奶等,可以放心食用。

  运动处方要因人而异,一般建议每周3-5次,每次20-6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,如快走、慢跑、游泳等。运动强度以心率达到最大心率的60%-70%为宜。

  常用的降尿酸药物包括别嘌醇、苯溴马隆和非布司他等,可有效抑制尿酸生成或促进尿酸排泄。但药物治疗需遵医嘱进行,切忌自行用药。

  美国风湿病学会2020年发布的痛风管理指南明确指出,应根据患者的血尿酸水平、并发症等个体化情况,制定最佳用药方案,定期监测疗效和不良反应。

  要戒除嗜酒等不良嗜好,避免熬夜、过度劳累等。肥胖是高尿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,应采取合理膳食、适度运动等措施控制体重。

  此外,还要预防和控制高血压、糖尿病、高脂血症等慢性病,这些疾病常与高尿酸血症并存,共同管理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。

  尿酸高虽然不是“不治之症”,但控制起来并非一蹴而就。只有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,配合规范的药物治疗,才能达到降尿酸、防并发症的目的。

  总之,控制尿酸是一个长期的过程,需要从饮食、运动、用药、生活等多个层面共同发力。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,持之以恒,就一定能够战胜高尿酸血症,远离痛风的“魔爪”。